“合成山楂果茶”“合成勾兑酱油”“人工合成牛排”“合成牛肉干”……日前在短视频平台,博主辛吉飞发布了一系列用食品添加剂勾兑制作食品的视频。其中多次提到“海克斯科技”“科技与狠活”,意指以食品添加剂合成的食品。另一视频博主刘怂也因“一勺三花淡奶”揭露“速成浓汤”秘诀受到关注。二者共同将食品添加剂引向热议。有网友认为这是制造焦虑、博眼球和赚流量,也有网友称“学到不为人知的内幕”。(10月10日 《新京报》)
到底是揭内幕还是贩卖焦虑?目前网友各执一词,尚无明显定论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场“海克斯科技”风波确实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,同时也将食品安全科普拉回了大众视野。
目前,博主辛吉飞已带着他的“科技与狠活”从抖音注销,而他所留下的全民“食安恐惧症”却不会随着他的退出而迅速消亡,消化这场极端化科普所带来的恐慌,需要后续各方力量的参与。
事实上,并非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曾介绍到,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采取了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,“只有工艺技术上确实有必要,而且经过风险评估,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才会批准使用”。同时,对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和使用量,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有严格的规定。换言之,在合理范围内使用符合规定标准的食品添加剂,对人体并无危害。就像辛吉飞曾在视频中提到的“呈味核苷酸二钠”,其实就是一种增鲜剂,在各类食品中适量的添加是符合我国《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》的。
但显然,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这些知识了如指掌,辛吉飞揭秘合成酱油所引发的海天酱油“双标”风波便说明了,大众对于食品添加剂依旧存在着不少盲区和误区。这就需要更多客观专业的KOL和科普博主的出现。知乎作者“不挨着”曾犀利评价辛吉飞,“我很尊重他们科普行为的出发点,但我也很遗憾他们把科普的道路走歪了”。辛吉飞发现了流量的新风口,却也开了个坏头,一个月内涨粉647万说明了大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密切关注,而辛最终被逼销号也表明,以追求流量为目的的极端化科普道路走不长远。寻求更加理性规范的科普方式,在追求流量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,实事求是地为大众传递食品安全知识,是接下来每一个想要进军这个领域的博主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此外,大众对于“海克斯科技”的相信和追捧也侧面反映了其对市场上泛滥的“非法添加物”的不满和抵制。从三聚氰胺奶粉到瘦肉精猪肉,从塑化剂饮料到苏丹红鸭蛋……这些“非法添加物”顶着“食品添加剂”的名头大行其道,成为“妖魔化”食品添加剂的罪魁祸首。然而,非法添加剂并不等于食品添加剂,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有着明确的规定和限制。破除公众的“食安恐惧症”、为食品添加剂“正名”,需要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协作配合。一方面,商家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合理合规地使用食品添加剂,并及时准确地告知消费者其实际功效和具体含量,将选择权交由消费者。另一方面,相关部门需加强审查与监督,加大对违法违规滥用添加剂的打击力度,让黑心商家和“非法添加物”彻底绝迹,重拾消费者的信心,让消费者不至于再谈“剂”色变。
当然,最重要的,仍需消费者破除自身已有偏见,积极主动地了解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,不偏听偏信也不以偏概全,理性地看待食品添加剂,让自己吃得安心,也吃得放心。
可以想见,随着辛吉飞的退场,这场“海克斯”科技热潮终会退散,但食品添加剂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却仍会继续悬挂在人们心头,风波过后,关于食品安全,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j1j博客 » 海克斯科技风波,为我们留下哪些思考?